随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,围绕中国展开的合作与竞争也愈发热闹。
日前,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,中俄刚刚签署了一份“史无前例”的合同。这份能源供应协议不仅涉及未来多年的稳定供给,还会成为推动俄罗斯多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。
【佩斯科夫称中俄达成“史无前例”合作】
这里所说的“史无前例”并不是一句夸张的外交辞令。就在今年9月初,中俄双方在北京会谈之后,两国的能源巨头—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,就在北京一口气签署了四份合作文件,其中包括战略合作协议。
对于长期被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来说,这次合作确实意义非凡。能源是俄罗斯的命脉,过去其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,如今在被西方限制的情况下,能顺利将出口转向中国,并达成多年稳定协议,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战略调整。
不过更值得注意的,是克宫此次说出这番话的背景。就在不久之前,哈萨克斯坦曾公开撬俄罗斯“墙角”。
日前,哈萨克斯坦副总理茹曼加林在公开讲话中提出,要把“中间走廊”的运输量,从现在的450万吨直接翻倍到1000万吨。所谓“中间走廊”,就是从中国西部出发,经由哈萨克斯坦、阿塞拜疆,再穿越里海,最后进入欧洲的一条通道。
【哈萨克斯坦副总理】
这条通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:完全绕开了俄罗斯。茹曼加林很直白地说,如果中国选择这条路线,就能“获得更多效益”。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别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俄罗斯的篮子里,哈萨克斯坦愿意帮中国“另起炉灶”。
把“不走俄罗斯”说得如此直白,哈国副总理这话明显有公然“撬墙角”的意思。对于哈国来说,出现这番言论其实并不令人意外。
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交通要冲,自古以来就是“丝绸之路”的必经之地。而当前因为俄乌冲突的缘故,很多欧洲国家对“经过俄罗斯的货物”心存顾虑。哈萨克斯坦觉得这是个机会,可以趁机在过境运输市场中分一杯羹。
另外,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虽同属“集安组织”和“欧亚经济联盟”,但在某些问题上一直心怀戒备。这次喊话中国,其实本质上也有点“敲山震虎”的意味。
在此背景下,俄方宣布中俄达成“史无前例”的合作,也是有意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:中俄合作不会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,俄罗斯依旧是中国最亲密、最信任的合作伙伴。
【与俄罗斯的合作是我国能源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】
而从中国的角度来说,无论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,还是与俄罗斯的合作,都非常重要。外界常常把哈萨克斯坦的“中间走廊”与俄罗斯的“传统通道”看作是零和博弈,仿佛中国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。实际上,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狭隘。
对中国而言,与俄罗斯合作和与哈国合作并不冲突,前者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,后者能为我国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,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安全通道。某种程度上,这两者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互补。中国完全可以在这其中保持平衡,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事实上,从更深角度来看,无论是俄罗斯抛出“史无前例”的能源大单,还是哈萨克斯坦高调推销“中间走廊”,其实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:中国在欧亚大陆上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。俄罗斯要稳定能源出口,首先想到的是中国。哈萨克斯坦想提升过境地位,第一目标也是吸引中国。
换句话说,俄哈的“较量”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影响力的一种肯定。而对我们来说,当前要做的就是在各项合作中保持从容和平衡,牢牢把握主动权和方向盘,这才是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最宝贵的战略优势。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